王文京:产业互联网发展到最后,是商业走向社会化
导读:如何抓住数智化发展浪潮的机会?产业互联网的终极模式是什么?什么样的企业家,才可能成为产业家?
日前,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文京接受正和岛视频专栏《思想烟花》的专访,并结合自身30多年的行业经验,就上述话题进行了分享。
把数字化、智能化结合起来共同推进
“要不要数字化”已经是几年前的话题了,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数字化的必要性。对当下的企业而言,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企业转型,一定不是单一的数字化,而是数字化和智能化并行推进的创新。数字化只是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真正能为企业实现价值的是智能化。
数字化的功能是产生连接,使得企业的业务、生产与经营实现数据化,但数据化最终要产生更大的价值就需要智能化,使企业生产运营和综合管理全面智能化,也就是数据智能。因此,“数智化”才是更符合当下商业语境的表达方式,可以更准确地来表达当代信息技术在商业场景中的实际应用状态,以及内涵、外延。
企业数智化是帮助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组成,跟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业务开展紧密融合。离开了数智化去做商业创新(包括产品和业务创新、组织和管理变革)在今天几乎很难实现。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推进数智化转型?在服务众多企业的实践基础之上,我总结了企业认识和推进数智化的八个关键:
企业的数智化,要以战略为引领,以业务为核心,数据是基础,智能出价值;
企业在推进数智化的过程中,场景是抓手,要从企业的痛点场景出发;
连接是前提,因为这一轮信息技术驱动的商业创新是建立在网络化的基础上,所以必须先产生连接;
运营为保障,数智化不是事后的处理系统,是需要持续运营的;
技术在平台,企业不需要掌握繁杂的技术,选择合适的平台,使用平台提供的技术能力就可以。
走向商业创新的关键:重构发展力
用友成立30多年来,一直专注于企业服务产业。对这个产业而言,帮助企业推进基于数智化的商业创新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和发展机会。数智化涉及的相关服务其实是多个方面的,以用友为例,机会分为三个:一是平台的机会,企业如果想要把数智化落地,还是要选择一家主导的服务平台;二是数智化的关键应用,以及相关的数据和业务机会,比如企业要以主导的服务平台为基础,再甄选一些其它的应用服务进来,或者直接在这个平台上开发一些新的服务;
三是生态机会,即服务企业和产业的机会。
今天,在中国的To B互联网、企业数智化领域,有机会成长出全球领先的服务提供商。这也是所有用友人共同的梦想和目标。当前,用友正构建和运行一个商业创新平台(Business Innovation Platform,BIP),即用友BIP。
BIP是基于当代最新信息技术,赋能企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开展产品与业务创新,组织与管理变革,重构/构建企业发展力的平台型、生态化的多元服务体。
BIP跟信息化时代的ERP(企业资源计划)有所不同。ERP的核心价值是“流程优化,提高效率”,主要为企业既有的业务系统实现有效的支撑。而BIP的核心价值是“商业创新,重构发展力”,是帮助企业实现业务和管理本身的创新,让企业利用数智技术做商业创新这件事变得不那么复杂、专深、高成本,而是简单、便捷、大众化、社会化。
用友BIP有两个基本的定位:一是数字商业的应用级基础设施,二是企业服务产业的共创平台。
从架构来讲,用友BIP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平台的底座,包括技术平台、数据中台、智能中台、业务中台;第二层是主要领域和行业的服务,包括采购、营销、制造、财务、人力等;
第三层是生态伙伴所提供的更加细分的领域和行业的服务。
在用友BIP中,整个架构设计是元数据驱动的,是中台化的模式。元数据驱动,可以让我们根据企业的业务创新需要,便利地构建一个商业创新的对象,这样客户公司的业务发展就更具弹性。中台化则是把公共的、相对稳定的服务放在业务中台,快速响应市场、客户的应用放在前端。
这已经超越了ERP原本单纯作为工具的意义。今天的用友BIP已经实现了一部分企业业务和服务的运行,所以我们没有把它叫做“企业数智化系统”,而称为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企业自己或者通过合作的第三方可以做更多的自主创新。
产业互联网的终极模式:商业走向社会化
现在“产业互联网”是一个热词。其实,产业家和产业链在工业经济时代早已存在。当时,经济社会中已经出现了少数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它们不只是影响企业本身,还对上下游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汽车产业就有很强的产业链效应。
到了数字经济时代,产业连接、共享、协同变得更加便捷、更加重要,我们看到产业协同的方式已经可以渗透到一个个细分产业中,并在其中快速地成长。
产业互联网是一个社会化商业的方式,而产业互联网的终极模式就是商业走向社会化。这里面包括企业之间更便捷地连接、更精准地共享和配置资源、更高效地协同。
在消费互联网中,大家更加侧重的是“商家或者厂家怎么样去跟消费者连接、协同、交易”。现在,产业互联网让企业考虑到“为消费者服务”的全产业链条的全过程,更加侧重企业之间的连接、共享和协同。产业互联网离不开最终的消费者,他们是整个产业互联网里面的重要部分。
产业互联网的形态是多元的,如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产业互联网,以及某一个生产环节的产业互联网化。
去年,我们在云南文山跟当地一家三七企业合作,打造三七行业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在合作之前,种植的专业性、科技的短缺、储运过程对质量的影响、交易过程中的无序等影响了当地三七产业的发展。
通过三七产业互联网平台,当地企业将种植农户连接起来,按照现代工业的方式来组织三七的种植、加工、储运、交易等环节,服务三七种植户、加工商、仓储服务商、三七B端和C端客户,为全产业生态参与者创造价值。
目前,这一平台连接了当地1800家三七种植户,还对接了下游的制药企业、药店、个人消费者等各类客户,助力改善资源与生产过程、盈利结构,盘活各方产业资源,提升整个行业的效率与质量,升级与重构产业生态。
把握新的浪潮,实现企业迭代发展
今年是我在企业服务产业的第33年。在这30多年里,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整个产业的改变和影响是最大的。
技术在不断地演进,并出现波浪式的发展,像海浪一样,一个浪潮一个浪潮地来。一个新的技术浪潮来了之后,会成长出一批新生代企业,成为这个产业的代表性企业或厂商,然后,又有一个新的浪潮来了,一批新的企业或厂商发展起来,成为这个产业的代表或主导者。
所以,科技行业真正的挑战是,怎样能洞察到每一次浪潮的来临,并能够把握住它,让企业跟上新的浪潮,实现迭代发展。这其实是所有企业都要面对的挑战,在科技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这对市场格局的改变和影响是巨大的。
用友在这30多年里,经历了几个重要的技术大浪潮。面对这些技术大浪潮,很多年前我们就提出一个发展方针:立足长远,持续创新,均强发展。1. 立足长远:做一个长期发展的公司,而不是一个短期的、借助一个技术浪潮起来的,或者“就挣点钱,不行就撤”的公司。
2. 持续创新:从技术到产品、服务,到商业模式,到组织和能力建设及管理,都要不断地创新,与时俱进。以用友为例,我们如果不这么做,那么不可能在这个行业里发展,甚至不可能在这个行业里存活。
3. 均强发展:就是企业在经营和管理(具体包括产品研发及营销,客户服务,与资本市场结合的能力,内部组织管理等)等方面能力比较强,这样才有能力把握每一次新的浪潮带来的产业变革。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不强,当看到浪潮来了,就不能迎接和把握它。
企业没有均强发展能力,很难实现企业的持续创新。因为技术换代引发客户需求的变化,然后触发市场的变化,进而带来产业的变革……这几者实际上都是关联的。世界上,能够在几次大的浪潮里持续发展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均强发展的公司。用木桶理论来讲,它们的几块板都比较长,而不是只有一块板长,其他很多板都是短的。
怎么敏锐地洞察到技术变革带来的对客户需求、对市场、对产业的影响?我们的经验是:
一方面紧贴客户,多倾听客户的需求;
另一方面,持续地洞察行业、技术、产业的发展,要把这几者结合起来,形成公司的战略;
然后在公司战略的牵引下去部署和推进符合新阶段的新一代产品的研发、营销,建立起配套的管理体系,并建设好组织和相应能力。
近些年来,中国各行各业都有优秀的企业家、带头人,通过对企业的辛勤经营,推动所在行业不断地进步,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这样一种精神在任何时候都是宝贵的。在用友产业园,企业家朋友们以共同种下企业家林的方式,记载这种精神,希望企业能够不断创新,不断推动商业的变革和发展。
日前,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文京接受正和岛视频专栏《思想烟花》的专访,并结合自身30多年的行业经验,就上述话题进行了分享。
“要不要数字化”已经是几年前的话题了,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数字化的必要性。对当下的企业而言,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企业转型,一定不是单一的数字化,而是数字化和智能化并行推进的创新。数字化只是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真正能为企业实现价值的是智能化。
数字化的功能是产生连接,使得企业的业务、生产与经营实现数据化,但数据化最终要产生更大的价值就需要智能化,使企业生产运营和综合管理全面智能化,也就是数据智能。因此,“数智化”才是更符合当下商业语境的表达方式,可以更准确地来表达当代信息技术在商业场景中的实际应用状态,以及内涵、外延。
企业数智化是帮助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组成,跟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业务开展紧密融合。离开了数智化去做商业创新(包括产品和业务创新、组织和管理变革)在今天几乎很难实现。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推进数智化转型?在服务众多企业的实践基础之上,我总结了企业认识和推进数智化的八个关键:
企业的数智化,要以战略为引领,以业务为核心,数据是基础,智能出价值;
企业在推进数智化的过程中,场景是抓手,要从企业的痛点场景出发;
连接是前提,因为这一轮信息技术驱动的商业创新是建立在网络化的基础上,所以必须先产生连接;
运营为保障,数智化不是事后的处理系统,是需要持续运营的;
技术在平台,企业不需要掌握繁杂的技术,选择合适的平台,使用平台提供的技术能力就可以。
走向商业创新的关键:重构发展力
用友成立30多年来,一直专注于企业服务产业。对这个产业而言,帮助企业推进基于数智化的商业创新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和发展机会。数智化涉及的相关服务其实是多个方面的,以用友为例,机会分为三个:一是平台的机会,企业如果想要把数智化落地,还是要选择一家主导的服务平台;二是数智化的关键应用,以及相关的数据和业务机会,比如企业要以主导的服务平台为基础,再甄选一些其它的应用服务进来,或者直接在这个平台上开发一些新的服务;
三是生态机会,即服务企业和产业的机会。
BIP是基于当代最新信息技术,赋能企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开展产品与业务创新,组织与管理变革,重构/构建企业发展力的平台型、生态化的多元服务体。
BIP跟信息化时代的ERP(企业资源计划)有所不同。ERP的核心价值是“流程优化,提高效率”,主要为企业既有的业务系统实现有效的支撑。而BIP的核心价值是“商业创新,重构发展力”,是帮助企业实现业务和管理本身的创新,让企业利用数智技术做商业创新这件事变得不那么复杂、专深、高成本,而是简单、便捷、大众化、社会化。
用友BIP有两个基本的定位:一是数字商业的应用级基础设施,二是企业服务产业的共创平台。
从架构来讲,用友BIP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平台的底座,包括技术平台、数据中台、智能中台、业务中台;第二层是主要领域和行业的服务,包括采购、营销、制造、财务、人力等;
第三层是生态伙伴所提供的更加细分的领域和行业的服务。
在用友BIP中,整个架构设计是元数据驱动的,是中台化的模式。元数据驱动,可以让我们根据企业的业务创新需要,便利地构建一个商业创新的对象,这样客户公司的业务发展就更具弹性。中台化则是把公共的、相对稳定的服务放在业务中台,快速响应市场、客户的应用放在前端。
这已经超越了ERP原本单纯作为工具的意义。今天的用友BIP已经实现了一部分企业业务和服务的运行,所以我们没有把它叫做“企业数智化系统”,而称为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企业自己或者通过合作的第三方可以做更多的自主创新。
产业互联网的终极模式:商业走向社会化
现在“产业互联网”是一个热词。其实,产业家和产业链在工业经济时代早已存在。当时,经济社会中已经出现了少数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它们不只是影响企业本身,还对上下游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汽车产业就有很强的产业链效应。
到了数字经济时代,产业连接、共享、协同变得更加便捷、更加重要,我们看到产业协同的方式已经可以渗透到一个个细分产业中,并在其中快速地成长。
产业互联网是一个社会化商业的方式,而产业互联网的终极模式就是商业走向社会化。这里面包括企业之间更便捷地连接、更精准地共享和配置资源、更高效地协同。
在消费互联网中,大家更加侧重的是“商家或者厂家怎么样去跟消费者连接、协同、交易”。现在,产业互联网让企业考虑到“为消费者服务”的全产业链条的全过程,更加侧重企业之间的连接、共享和协同。产业互联网离不开最终的消费者,他们是整个产业互联网里面的重要部分。
产业互联网的形态是多元的,如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产业互联网,以及某一个生产环节的产业互联网化。
去年,我们在云南文山跟当地一家三七企业合作,打造三七行业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在合作之前,种植的专业性、科技的短缺、储运过程对质量的影响、交易过程中的无序等影响了当地三七产业的发展。
通过三七产业互联网平台,当地企业将种植农户连接起来,按照现代工业的方式来组织三七的种植、加工、储运、交易等环节,服务三七种植户、加工商、仓储服务商、三七B端和C端客户,为全产业生态参与者创造价值。
目前,这一平台连接了当地1800家三七种植户,还对接了下游的制药企业、药店、个人消费者等各类客户,助力改善资源与生产过程、盈利结构,盘活各方产业资源,提升整个行业的效率与质量,升级与重构产业生态。
把握新的浪潮,实现企业迭代发展
今年是我在企业服务产业的第33年。在这30多年里,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整个产业的改变和影响是最大的。
技术在不断地演进,并出现波浪式的发展,像海浪一样,一个浪潮一个浪潮地来。一个新的技术浪潮来了之后,会成长出一批新生代企业,成为这个产业的代表性企业或厂商,然后,又有一个新的浪潮来了,一批新的企业或厂商发展起来,成为这个产业的代表或主导者。
所以,科技行业真正的挑战是,怎样能洞察到每一次浪潮的来临,并能够把握住它,让企业跟上新的浪潮,实现迭代发展。这其实是所有企业都要面对的挑战,在科技行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这对市场格局的改变和影响是巨大的。
用友在这30多年里,经历了几个重要的技术大浪潮。面对这些技术大浪潮,很多年前我们就提出一个发展方针:立足长远,持续创新,均强发展。1. 立足长远:做一个长期发展的公司,而不是一个短期的、借助一个技术浪潮起来的,或者“就挣点钱,不行就撤”的公司。
2. 持续创新:从技术到产品、服务,到商业模式,到组织和能力建设及管理,都要不断地创新,与时俱进。以用友为例,我们如果不这么做,那么不可能在这个行业里发展,甚至不可能在这个行业里存活。
3. 均强发展:就是企业在经营和管理(具体包括产品研发及营销,客户服务,与资本市场结合的能力,内部组织管理等)等方面能力比较强,这样才有能力把握每一次新的浪潮带来的产业变革。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不强,当看到浪潮来了,就不能迎接和把握它。
怎么敏锐地洞察到技术变革带来的对客户需求、对市场、对产业的影响?我们的经验是:
一方面紧贴客户,多倾听客户的需求;
另一方面,持续地洞察行业、技术、产业的发展,要把这几者结合起来,形成公司的战略;
然后在公司战略的牵引下去部署和推进符合新阶段的新一代产品的研发、营销,建立起配套的管理体系,并建设好组织和相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