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与人工智能的跨界融合
人民日报2019-09-16
作者:范凌
人工智能设计作品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人机协同,意味着要实现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深度结合。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无人驾驶、安防、智慧城市、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已取得瞩目成果。若把人工智能和人的大脑进行类比,这些应用都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更准的“左脑”范畴。但要实现人机协同,还需延展出具有空间感、形象感、想象力、创造力等人工智能“右脑”,让机器更善意、更有温度。
艺术设计和人工智能的“跨界融合”在过去3年间蓬勃发展,可以作为延展人工智能探索的一条有效途径,即设计人工智能。2017天猫“双11”期间,阿里集团的“鹿班”智能设计系统在短短7天中针对各商品品牌等自动设计生成4亿张电子商务场景海报,把设计效率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以个性化设计实现“千人千面”和视觉延展。这说明设计人工智能已从广告发展到字体、标志、网页、图表、界面等平面设计领域,甚至会向产品、建筑、室内、服装、印刷、游戏、影视等设计领域拓展。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艺术设计生态发生巨变。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互联网产业,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300万—400万个设计就业机会,其中主要工作是完成大量、快速、以转化率为导向的平面、视频和交互内容。对此,实现人机协同便有着积极意义。2018年,第一个在设计质量上通过“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系统——“月行”系统问世,其任务之一便是基于设计师的设计结果,进行分析和场景衍生,完成线上线下数十个场景的广告创意的延展设计等。在人与机器同时进行平面设计的盲测中,“月行”系统设计的70%作品在质量上已经堪比初级设计师水平,我们在机场、道路、小区门口都可能已经看到“月行”系统设计的作品了。
纵观设计史,其学科演进与技术发展息息相关。100年前,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设计开创者们早就在设想将设计的自动化作为方法论。与很多批判工业标准化大生产的保守声音不同,包豪斯甚至把工业化和标准化歌颂为一种文化标志和美学。工业化和标准化不但没有成为创造力的敌人,反而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设计灵感新源泉。包豪斯也因此成为让后人津津乐道的设计经典。
如何推动艺术设计与人工智能的跨界融合,我提出两个关注点:其一,加大力度建立艺术设计的“数据”基础,把设计专业的知识用数据的形式进行结构化和沉淀。斯坦福大学李飞飞教授在10年前开始建构的图像数据集,帮助计算机具有了“视觉”,释放了基于视觉的计算机应用,如人脸识别、无人车等。现在,我们也需要在设计领域建立一个图像数据集,从而释放人机协同的设计能力。其二,更需要在艺术设计学科中建构人工智能的能力和知识,引入人工智能辅助设计,让设计师灵活运用新技术,形成更大的创意杠杆作用。而且,针对应用型设计师的培养,需要把设计人工智能的教育下沉到艺术设计的应用型院校,探索人工智能时代设计师角色的更多可能性。
2016年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率先开始培养“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设计”方向的研究生,并成立全球首个“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之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国内知名院校纷纷投入资源,设立相关专业方向或实验室。现在,阿里巴巴、腾讯等高科技企业,都在公司内部重新定义设计师的角色,设计线上线下系统闭环反馈的系统设计师、训练计算机进行设计的训机设计师、设计人机协同体验的体验设计师等角色纷纷出现。这是设计教育的挑战,也是教育面对社会变革的机遇与使命。
正如工业机器和电的研发与应用均始于西方发达国家,当时设计的领先力量也在这些国家;而正在经历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深度转型中的中国,具有全球领先的运算能力和数据资源,也许可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这一轮设计变革中占据一席之地。(作者为同济大学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